四川洁卫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欢迎您!

服务电话:137-0811-9173

诺如病毒“应季”而来,科学防控是关键

作者:创始人 日期:2022-05-16 人气:96

天气转凉,“诺如”应约来袭......


据中国疾控中心统计,9月份以来,全国已报告超过30起诺如病毒暴发,涉及约1500个病例

国家卫健委疾控局于11月4日连续发文,要求全国各地做好诺如防控。


诺如病毒“来了”

“已进入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高发季节,学校(含托幼机构),养老机构等发生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疫情的风险较大”


变异速度快, 生存能力强,感染途径广
传播方式多, 致病力度大,排毒周期长


天气日渐转凉,“诺如病毒”再一次如约而至,来势汹汹,面对“诺如”,我们"技能"加身,正面“迎战“

诺如“规范”处置

诺如病毒处置关键就是抢“时间”,需要学校,家长和卫生专业机构相互协作,快速规范处置疫情。遵循传染病的处置原则“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PART

01

传染源

充分认识诺如病毒感染的严重性,提高警惕,坚持以预防为主,加强日常消毒,着重普及知识和技能,增强预防诺如病毒感染的意识。

根据目前的统计,生活中常见的诺如病毒来源是海产品。诺如病毒通常栖息于牡蛎等贝类中,这些受污染的贝类处理得不好,人吃了就会被感染。

其他主要的传染源为已感染诺如病毒的患者(被病毒感染后出现明显症状)、隐性感染者(感染了病毒但没有出现症状)及健康的诺如病毒携带者(感染者康复后 2 周,粪便和呕吐物中可以检出病毒,持续携带有病毒但没有任何症状)


隔离“传染源”

第一时间规范化处置至关重要,如何处置,有几个关键点需要注意,其中呕吐物的规范处置是重中之重。


1早发现

学校和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应加强对学生和重点人群关于的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预防知识的宣传,一旦发现有呕吐现象,腹泻病例,要第一时间报告。

2呕吐腹泻物的规范处置

调查发现:呕吐物的处置不规范是后续病例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建议可使用 一次性呕吐腹泻物应急处置包 清理和处置呕吐腹泻物,不可使用拖布或抹布直接清理呕吐物。呕吐腹泻物处置应由保育员(老师)执行,不得由儿童(学生)执行。

应急处置包内至少应包括:消毒干巾(吸附巾)、消毒湿巾、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帽子、一次性乳(橡)胶手套、一次性隔离衣、垃圾袋等。




使用一次性呕吐包应注意
关于应急呕吐包消毒干巾覆盖时间的问题由于不同的消毒干巾含消毒有效成分不一致,造成消毒干巾覆盖时间不一致。覆盖时间建议根据消毒干巾试验报告中有效杀芽孢的时间,即消毒干巾挤出消毒颗粒/液杀灭芽孢对数值大于5的时间。如目前市场上伽玛含过氧乙酸消毒干巾杀芽孢的有效时间是5min,因此,此类消毒干巾覆盖消毒时间应大于等于5min。

1

撤离

老师(保育员)迅速组织周围健康人群离开教室、远离或撤离被呕吐物污染的区域;发生呕吐的孩子给予呕吐袋并送至学校保健室隔离观察,尽快联系家长;班内其他孩子暂时安排到操场或备用教室。

2

覆盖

取出呕吐腹泻物应急处理包中的清洁吸附巾(消毒干巾)覆盖呕吐物,待液体完全吸附。

3

通风

打开窗户,形成自然对流风;班内空调设施应停用。

4

清理

做好个人防护,穿戴口罩、帽子、乳胶手套、一次性隔离衣及鞋套,将污浊的吸附巾丢入废物袋。取出消毒湿巾或消毒液擦(拖)拭可能接触到呕吐物的物体表面及其周围(消毒范围为呕吐物周围2米,建议擦拭2遍),达到作用时间后,用清水去除消毒液残留;脱下乳胶手套、鞋套、隔离衣、帽子、口罩,丢入废物袋。用洗手液或肥皂六步洗手法流动水洗手。


对于马桶或便池内的呕吐腹泻物,应先用含氯消毒粉(如漂白粉)均匀撒在上面(包括周边)进行覆盖,马桶盖上马桶盖,作用30分钟后用水冲去。


3患者隔离


病例患病期间停止上课,症状消失后72小时方可复课;从事保育、保洁、食品从业人员需症状消失后72小时且诺如病毒核酸检测阴性后方可复工。


PART

02

传播途径

人-人直接接触气溶胶传播是集体单位聚集性疫情的主要传播途径,此外还可通过污染的食物、水源等进行传播。


切断“传播途径

诺如病毒的传播途径真的非常广,而且本身的抵抗力也比较强,所以在切断传播途径上一定要注意加强疑似病例的识别,全面彻底消毒和暂停集体活动(建议全校停止使用公共教室和聚集性活动)等环节的工作。

1加强晨检


保健老师(班主任)应加强晨检及全日观察,一旦发现有腹泻、呕吐等症状的儿童,应及时隔离并通知家长带其就诊;同时增加询问在家呕吐或者腹泻的情况,在家有症状同学也需要隔离72h

2可疑病例

经初步识别怀疑为传染病的可疑病例,卫生保健人员应对其进行隔离观察,暂时不参加班级活动,避免接触其他儿童(学生),通知家长带其离园(校)就医。

3班级观察

观察期间(最后一例病例出现后3天止,主要观察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病例所在班级应与其他班相对隔离,不得分班、并班或接受新生;活动、就餐和如厕场所等应分开或错时。如班级出现新病例,应从最后一例起重新计算观察期至期满。

4环境消毒

发病班级及公共卫生部位,走廊,厕所及公用教室,临时安置场所和隔离观察室进行彻底消毒。如病例接触过的环境物体表面和室内地面、墙壁、饮水机、茶桶、门把手与垃圾桶等均需进行消毒。消毒剂选择,用酒精想把诺如病毒消灭的方法,是不起效的,还是需要选择含氯(溴)等高水平消毒剂。

地面、墙面

使用1000mg/L有效氯(溴)消毒液对教室、公共活动室、墙面、地面、家具等物体表面拖拭、 擦拭或喷洒消毒,作用30 ~60min;卫生间消毒推荐使用2000mg/L有效氯(溴)消毒液。

一般物体表面

经常使用或触摸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窗把手、台面、桌椅、楼梯扶手、水龙头、茶水桶外壁、电梯按钮等,每天进行清洁消毒,发生传染病后采用1000mg/L的有效氯(溴)消毒液擦拭或喷雾消毒,作用时间不少于30min。


清洁用具

不同的区域应使用不同的拖布和抹布,营养室、盥洗室的拖布、抹布应专用。发生传染病时,应放入1000mg/L的有效氯(溴)消毒液内浸泡消毒30-60 min,再以洗涤剂及清水洗净,最后晾晒干后备用。

餐(茶)具和熟食盛具

应专用或一人一用一清洗消毒,严格执行「一洗二冲三消毒四保洁」制度。餐茶具和熟食盛具的消毒首选物理方法,流通蒸汽 100℃作用 20min~30min,或煮沸消毒作用15min~30min,或按说明书使用消毒箱(柜 )。

保温桶

桶内壁消毒可采用灌入沸水至桶内高度 2/3 处,盖上桶盖后震荡,使沸水充分接触茶桶内壁,放置 20min 后将沸水自水龙头流出,推荐 2 次/月。

水嘴消毒可用棉签蘸取 75%乙醇伸进水嘴中进行擦拭消毒,或用棉签蘸取乙醇点燃,用火焰在水嘴处灼烧 10s,消毒完成后打开水嘴 10s。饮水机内部建议由供水方专业清洗消毒。

纸质书籍

主要采用暴晒的方式(不得相互叠加,时间不少于4h),或按说明书使用臭氧消毒柜消毒。

公用洗衣

公用洗衣机不可用于清洗被吐泻物或分泌物污染的衣物。可定期(1 次/月~2 次/月)使用洗衣机槽专用清洁消毒剂对洗衣槽清洁消毒。


5空气消毒


开窗通风,每天上午和下午至少开窗通风 1 次(雾霾天气和使用循环风空气净化消毒器除外),每次30min以上。

紫外线消毒,紫外线灯或移动式紫外线消毒车必须在室内无人情况下进行,并关闭门窗,照度不少于1.5W/m3,作用时间30~60min。

6饮食/饮水

积极落实饮食、饮水卫生,班级卫生,公共场所卫生检查和健康教育等防控措施。

食品卫生 要加强对食品餐饮具的消毒,学校、托幼机构要按食品卫生法的要求加强消毒工作。格把住食品进货关,不采购不明来历的食品,不提供生食食品,水果要清洗后使用,食堂进货明细、每日供餐情况登记。同时近期建议减少海产品的供应。发生病例的学校、托幼机构应严禁聚餐,并注意餐饮具的消毒。集体供餐单位近期教育学生避免在外就食。

水管理 经水传播可能是造成流行的重要途径,必须加强对饮用水的消毒和管理。学校落实专人管理饮用水,加强学校自备水管理水源保护与消毒,确保饮用水安全。

粪便和生活污水的管理不善常导致水体污染、食物污染和环境的污染,须加强消毒管理工作,确保无害化。要加强对发生病例学校、托幼机构内所有厕所的管理,对重点部位进行有效的消毒。防止未经消毒的粪便经阴沟和管道排入水体,确保未经消毒的粪便不污染水体和周围环境。

PART

03

易感人群

所有人都可能被感染,其中 5 岁以下幼儿和 50 岁以上老人更为明显,由于诺如病毒没有特效药、也没有相应的疫苗,所以预防和宣传就很关键。加强预防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知识的宣传,提倡健康的饮食、饮水和个人卫生习惯,餐前便后应洗手。

一定注意手卫生

◆ 饭前便后,一定要勤洗手;

◆ 在家负责做饭的大人,要注意生熟食物分开;

◆ 吃瓜果前,一定要洗净、去皮;

◆ 贝类等海产品则一定要煮熟煮透才能吃;

 提倡喝开水,不喝生水、冷水和来源不明的饮品

◆ 要常常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 在家处理患者呕吐物和排泄物时需要使用吸水性较强的纸巾,清除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并使用家用漂白粉或含氯消毒剂,对受污染的地面和物件表面进行清洗消毒;处理时应使用手套和口罩。

要注意以下卫生知识的宣传。

◆ 隔离观察时间告知;

◆ 已采取措施告知;

◆ 返校返园告知;

◆ 疾病防控知识告知;

◆ 食品和饮水卫生宣传;

◆ 手卫生宣传。


手卫生健康促进项目


手卫生对于预防传染病的作用显而易见,新冠疫情以来,全国人民都在学“洗手”。在中小学校,托幼和托育机构推广开展的“手卫生健康促进项目”很有必要。在诺如防控中,由于诺如病毒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对各种理化因子有较强的抵抗力,免冲洗洗手液没有灭活效果,所以即使你把手给娃儿搓红了,也达不到杀死病毒的作用。更要重视规范的流动水洗手。

如何开展手卫生项目,2016年底,深圳罗湖区内10家幼儿园试点推行“罗湖区手卫生健康促进项目”,经过多方的努力取得很大的成效,具体的做法如下:

本部分内容来自深圳卫健委微信公众号

幼儿园30多个娃呕吐!家长群炸了,疾控中心紧急出招


01

给大人、小孩各来一套洗手PPT

这就是手卫生健康教育课件,大人有大人版,小孩有小孩的童趣版。

先教园医、老师和家长,大人会了再教小孩。小孩回到家,还能教爸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病毒式营销”。

02

有洗手歌和动画片

项目组开发了10多种健康教育材料——
  • 洗手歌

  • 洗手操

  • 洗手顺口溜

  • 洗手小动画

  • 海报

  • 折页

  • 绘本《Ella洗手奇遇记儿童画册》

  • 手卫生周边产品

    ……

总有一款适合你!

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们在快乐之中学会洗手。

03

滴!来打个卡!

项目组借鉴了精英人士最爱的、“21天习惯养成打卡法”,让家长和幼儿园一起来打卡,每天坚持,慢慢形成自觉。

04

缺少洗手装备?免费送

有些幼儿园缺乏洗手液、干手纸,项目组:“送!”

有些幼儿园没有干手机,项目组:“装!”

有些幼儿园的洗手台对小朋友“不友好”,项目组:“改!”

他们还给家长一些小贴士,可以在家里的水龙头加装萌萌哒动物头像,一周7个,每天换,或者配一张卡通凳子,变着花样吸引孩子洗手。

05

没有洗手氛围?越BATTLE越有

全球洗手日宣传、六一游园活动、洗手主题海报设计大赛、家庭洗手视频比赛、科普微小说比赛……


罗湖区疾控中心的手卫生项目组这么投入,效果也是杠杠滴!

他们连续两年派人到幼儿园蹲点调查,结果发现——

  • 超过一半的孩子会洗手了!

  • 超过6成的老师学会正确洗手了!

更直观的感受是,每年秋冬季节,疾控中心接到的传染病疫情“大案”明显减少了。

1
0